pg电子直营

大馆,从监狱警署到艺术中心 | 香港文创考察见闻

发布日期:2024-11-22

//mp.weixin.qq.com/s/gq6rJhlJdoyH4TYmegOGug

文字 | 吕缇萦 盛友又 图片 | 刘志鑫 吕缇萦 盛友又


铁门,铁窗,铁锁链。一百年前,曾有人在这里被囚禁,只能从狭小的窗户看到一隅天空。他们大概无法想象,一百年后,会有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进入这间逼仄的牢房。

从牢房向外看

这间牢房属于大馆古迹及艺术馆的一部分。大馆位于香港中环荷里活道,在密密层层的高楼中间,这片象征着昔日法制与权威的前中区警署建筑群显得格格不入,仿佛从现代都市穿越回了近代港岛。

1841年,英国皇家海军登陆香港后,于荷里活道设置裁判署,在此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逐渐修筑并扩建了中央监狱(后改为域多利监狱)、前中区警署、裁判司署等16栋建筑,这里从最初的一间草棚,逐渐成为香港的司法重地。


通往大馆的人行步道

它见证了香港历经英国殖民、日本占领、二战和回归祖国的历史,2006年正式停止使用。十二年后,它重新开放,虽然增加了两栋极具设计感的建筑物——赛马会艺方和赛马会立方,但是大馆这个昔日警务人员和公众对其的简称被保留了下来。此时,这片建筑群已经从监狱警署摇身一变,成为了聚香港文化、历史、娱乐、教育、艺术、表演为一体的活动中心。

大馆的活化之路,给新时代历史建筑的持续发展和文物保育带来诸多启示。

物件,是组成故事的根本

在设立展览馆一周年之际,大馆举办了大馆101”展览。没有将文物放进冷冰冰的橱窗里,展览将它们还原到拟真的历史场景中。在负一层,游客可以随机抽取一本身份手册——五种和大馆社区历史有关的角色:警员、狱吏、囚犯、绅士以及平民。

参观者能通过游览路线体验各色人等的生活,不论是囚犯叠成豆腐块状的被子、被一层厚玻璃所隔的探亲室,还是狱吏值班的时间表、休闲娱乐用小酒吧等。

此外,还有报案室、法庭、入境事务处等展览模拟场景,让101件文物物归原处


警署内还原食谱


一件器物,搭配一段文字解说是大部分博物馆的做法。但事实上,这样的展览能让人了解,却不能教人体会。虽然文物不会说话,但文物背后有历史,历史背后又有人生。

和名称相悖,大馆没有将眼光聚焦于大人物、大历史,而是香港历史上一位位不知名的小人物,从囚犯到狱吏到法官。

除文物以外,展览馆内还张贴了还原法庭场景的微缩图片,放置了供游客完成的监狱停车场拼图,让参观者自己还原百年前这所警署的日常运作情况。一抬头,只见一座龇牙咧嘴的老虎雕塑矗立在头顶上方——该雕塑的蓝本来自于1915年警方在新界猎杀的老虎。


前中央裁判司与域多利监狱


建筑,是还原故事的载体

如果只给你一个小时,你会如何讲述警署百年来的历史,还能不让参观者感到兴趣索然?

大馆用历史故事空间给出了答案。如果说文物展览给人以探索式感受,那么空间回溯则能给人沉浸式体验。大馆保留了监狱、法院等历史场所的原貌,用建筑本身来讲故事,同时利用现代化设备还原场景,和参观者互动。

前中央裁判司法庭内景

法庭里,法官、控方、辩方、陪审员、书记员各值其位,游客可以选择任意位置坐下。法官席身后,投影仪正播放着英殖民时期,一起外国人醉酒赖账并袭警案件的庭审动画。

法庭内正在播放庭审动画

在入册处,大馆将囚犯入狱的手续编号罗列,从拍照片到领取生活用品事无巨细。当参观者站到指定横线上,原本漆黑的显示屏还会按顺序亮起,像是在给参观者发放脸盆、囚衣等日用品。


入册处的显示屏幕

在域多利监狱,仅容一人通过的过道紧挨着狭小的牢房,牢房的墙面上安置了投影,展示当时囚犯在狱内的生活。

如果你是有心人,就会发现这些投影动画暗含历史典故——在其中一间牢房里,戴望舒正书写下那首《狱中题壁》:如果我死在这里,朋友啊,不要悲伤,我会永远的生存。


监狱投影下的戴望舒


艺术,是延续故事的灵魂

赛马会艺方和立方开始修建时,遭到了香港居民的极力抵制,但事实证明,这两栋钢筋水泥的怪物最终与大馆古迹融为一体。当代艺术在此扎根,大馆不再只是博物馆。

正在举办《村上隆对战村上隆》的赛马会艺方

从中环地铁站前往大馆的路上,沿墙一路是大馆艺术展览和演出的宣传海报:瑞士戏剧《被告哈姆雷特请回答》,夏日学社未来公地课程……近期在馆内进行的是村上隆vs村上隆展览。

村上隆,日本著名艺术家,在大馆进口和赛马会艺方入口的墙面,贴满了其最为人所知的太阳花,吸引游客参观。进馆后,扑面而来的是他的巨幅作品、雕塑、影片作品、私人艺术珍藏,以至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墙壁及地板艺术。展览厅外,教育工作坊、公开演讲、动漫及电影放映会以及概念商品店也在同步进行,作为其视觉艺术的延伸。

当代艺术与历史古迹大相径庭,却又互为补充,现代的活力与传统的肃穆碰撞给参观者以心情调剂。这似乎还是个互利共生的合作,大馆能为当代艺术展览提供空间,当代艺术展览则能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大馆。开馆一周年,大馆的访客数量就达到340万人次,成为香港参访人次最多的古迹及艺术馆。


潮流,是丰富故事的修辞

互联网分享社交的流行催生了网红打卡点。作为历史古迹场所,如何把握好吸引游客的潮流与历史文化的根本之间的平衡,是其永续发展的关键。

在大馆,无论是设计精美的展板周边,文艺气息十足的咖啡店,还是互动性小游戏,都不能超越其本身而存在。

作为曾经的司法重地,大馆的叙述无处不以历史作为依托。葛柏贪污案、亚华诺道事件等故事牌向参观者诉说香港警署是如何在挫折中转变为廉政警署,而法庭上的循环动画则用判例向人民宣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大馆一隅

曾经的监狱,现在的博物馆。大馆已经自由了,人们在单调狭窄的牢房里不会再有恐惧,但它同时提供给人们反思的空间,在苍白的墙壁上,书写下正义与法治。


  • 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210023
  • CopyRight © pg电子直营-电子博彩导航 版权所有苏ICP备10085945号
pg电子直营

南京大学新传创新训练营

Innovative programs of J&C Nanjing University